『潜能成功网』www.qncg.net
首页 潜能开发 免费学习 高效学习 成功文库 潜能论坛   会员积分
今日最新 潜意识音乐下载 催眠语音下载 催眠气功 双脑同步CD 马丁催眠系列 获取文件密码
  透视基层五种不良“为官之道” 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字体:
透视基层五种不良“为官之道”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不详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07-1-30    
   中国的老百姓习惯把手中握有权力的干部叫做官。

    众所周知,为官之道应该是执政为民,而不是当官为己。

    然而记者在调研中却发现,基层少数干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奉行的是另外一套“为官之道”。

    概括起来,主要有以下五种:

    “秀”官

    基层有的地方热衷做秀,期望靠做秀捞取政绩。比起真抓实干,官员做秀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可谓不费吹灰之力。更重要的是,官员做秀所冒的风险不高。这导致基层有的地方做秀成风。官员做秀的方法不一而足,有的“秀”在行为上,比如某县在果业开发中要求国道沿线优先栽种,以便让人一目了然;有的“秀”在口号上,某市前几年提出大兴工业园区建设,喊出万亩工业园“五十年不落后,一百年不遗憾”的口号,几年过后开工投产的企业不多,荒芜的良田倒是不少;有的秀在数字上,数字出官、官出数字。某地在招商引资中引进了一个上千万元的项目,十几个部门把它都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,最后这个项目被吹成了亿元项目。

    要遏刹这股做秀歪风,基层的领导干部必须修炼一双“火眼金睛”。某省一位市委书记告诉记者,有一次他到一个乡镇去微服私访市直单位的挂点包村工作,结果发现挂点包村干部竟然没有在村里。陪同的乡镇干部一个劲地解释说这名干部没有“走读”,而是住在老表家里。到底有没有住在老表家里?市委书记提出去老表家看看。陪同的乡镇干部说,还是不要去了,路很不好走。市委书记执意要去,乡镇干部一下慌了手脚。在走了两里泥巴路后,乡镇干部怕露了马脚,就随手指了远处一所房子说那位干部就住了那儿。结果走近一看,是一个猪圈。这位市委书记感慨地说:“如果上级搞官僚主义,下级就会用形式主义来糊弄你。”

    “等”官

    “干部提拔使用是有周期律的。”某省的一位县委书记向记者透露说,“以乡镇一把手为例。他的提拔调动就像部队的步兵移防,先从小乡镇调到大乡镇,再从大乡镇调进城。什么时候该调动了,他心里很清楚。”

    这位县委书记举例说,假如一位干部31岁到小乡镇当乡长。从当乡长之日起,他就会想:“今天在这个乡当了乡长,按照调动规律,3年以后我就应该在这里当书记。”如果他34岁真的当了这个乡的乡党委书记,他实际上无暇考虑乡里长远的发展规划,因为“再过3年就要到大乡镇去当书记了。”如果他37岁被调到大乡镇,同样也不会认真思考乡镇的发展,因为“40岁就该进城了”。这样“三年一换”,乡镇党政一把手很少有长远打算,往往抱着“一年看,二年干,三年等着换”的心态。这种短期心理往往催生出立竿见影的“政绩工程”。

    1999年和2000年,这个县几乎所有的乡镇都新修了路,而2001年乡镇换届,全县再没有哪个乡镇修路。这位县委书记尖锐地指出,“因为2001年乡镇干部们都在等着换呐,根本没心思干正经事。”

    “跑”官

    下级到上级那里汇报工作、反映情况,这本无可厚非。但基层有的干部勤跑两条腿却不是为了联系工作,而是为了拉拢与上级的私人感情。这种变味的“跑”往往与“送”联系在一起,无怪乎社会上流传着“只跑不送,原地不动;又跑又送,提拔调动”的顺口溜。

    在形形色色的“跑官”之中,尚未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公款“跑官”。每到逢年过节,基层公款“跑”官之风最盛,一些地方把“给领导送温暖”当作了头等大事。今年春节前夕的一天,在某市市委接待处工作的一位朋友清早给记者打来电话,说是上午会到省城来办事,正好可以相聚一下。哪知等到深夜,这位朋友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赶来。原来,朋友和他的同事白天已经在省城转悠了好几圈,忙着给有关部门的领导送土特产。记者粗略算了一下,从当地到省城的过路过桥费、燃油费、工作人员食宿费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再加上数量不菲的土特产,这趟“跑”官之旅的费用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
    “混”官

    中部某省省直机关工委去年在调研时发现,大多数干部群众对机关作风的满意度依然不高:在2239份调查问卷中,有66.1%的人认为省直机关办事效率不高。在“您认为省直机关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”中,有33.6%的人认为是“心浮气躁,好大喜功,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”,有24.1%的人认为“艰苦奋斗作风淡化”,有22.5%的人认为是“因循守旧,思想僵化”。

    机关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由于没有引入“能上能下”、“能进能出”的竞争淘汰机制,机关里存在不少混日子的干部:一类是贪图享乐型。有的机关干部没有专车不下乡,不给好处不办事。干部之间相互攀比车子、票子、房子、帽子。一类是消极怠工型。今年4月,某市机关作风暨效能建设办公室在暗访时就发现,机关干部在上班时间睡觉、玩电脑游戏等现象竟然有不少。

    某市一位在机关里当了多年的科级干部,近来觉得干什么都没有劲。他去年在市委党校学习,与他同班的几名干部如今都得到了提拔,惟独他还在原地踏步。他无奈地对记者说:“现在我在机关都快成‘老油条’了,看着人家一个个提拔,我真的很不好意思。”

    在党政机关里,像这样自感提拔无望的不在少数。他们已经丧失了当初的进取心,在机关里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。基层有的干部反映,所谓机关“门难进、脸难看、话难听、事难办”,其中有的就是这些提拔无望的干部所为。这批干部中有不少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,实际上成了改进机关作风的难点。

    “告”官

    有的干部为了把竞争对手拉下马来,或者自己升迁无望,也不希望别人提拔上去,于是费劲心思写匿名信、告状。与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“民告官”现象相比,这类“官告官”的现象由于见不得阳光,尚不为人所熟知。

    某省一位市委书记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。一天早上,他接到外地一个自称是客商的人的电话。客商在电话中说,本来想到市里来投资兴业的,没想到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与其一同吃饭时竟然泼冷水,说市里的招商引资环境不好,劝其不要来投资。放下电话后,市委书记直觉认为事情很蹊跷。碰巧同一天上午,市长又向市委书记说起早上接到一个电话,有客商反映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问题。后来一调查,发现事发当天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根本不在客商所说的现场,这纯属一起诬告。这位市委书记对记者说:“这起诬告用心十分险恶。如果不认真调查,我们就会冤枉一名无辜的干部。诬告者很清楚,以客商的身份反映投资环境问题,肯定会引起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,也很容易破坏一名干部在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心中的形象,即使诬告不成功,对被诬告者的情绪也会产生影响。我敢断定,这起诬告就是本地个别干部所为。”

    “秀”官、“等”官、“跑”官、“告”官、“混”官这些现象的存在,反映了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。

    基层干部反映,上面提拔使用什么样的干部,基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干部。

    用好一个人,带动一大片;用坏一个人,挫伤一大片。

    因此,当务之急是在干部考察、任用、管理等各环节健全现行的考核体系,既要注重干部个人素质和工作实绩,又要强化群众、社会对干部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监督,同时在干部管理上引入民主监督机制、选拔竞争机制,用科学的考核体系来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“政绩观”。

 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本站LOGO图标:
    『拯救基地』改变命运|拯救人生|魅力四射
    关于我们所有产品付款方式在线咨询在线投稿
    潜能开发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8 qncg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电 话:(0)13766333304 传 真:0797-8295110 E-mail:wdx@qncg.net 邮 编:341000